轉自國際時報 風原紀錄(擷取)

国统党主要保护土著利益

砂劳越国家统一党(简称国统党),是继人联党之后于1960年成立的,党员主要来自第一省(古晋)的马来人,和第三省(诗巫)的伊班人,创党主席为拿督班达,副主席是天猛公朱加。

虽然国统党也声称是跑多元种族政党路线,但在创党时就开宗明义的强调,旨在保护、捍卫、支持与促进砂劳越人民,特别是土著的政治、教育、经济与社会和文化地位,况且党内高层大多是当年支持“让渡”的马来社群领袖,与英殖民地的关系良好,经常受委出任政府与公共领域的高职,所以党的路线不时和殖民地政府的政策不谋而合。

>>政治理念不同
党员离党自组国民阵线

比较有意思的是,在国统党内却存有一批来自诗巫的“反让渡”少壮派马来领袖,他们因为政治理念,与保守的当权派不合,于是在1962年2月间退党,另组“国民阵线”。

以端姑哈志武让,也就是本州第二任州元首为主席的国民阵线,深获马来知识青年的青睐,包括了后来出任联合政府首席部长的敦拉曼耶谷,和现任首席部长丕显斯里阿都泰益玛目,都是这个党的中坚少壮派领袖,它的党员支持者多为第三省的马来人和马兰诺族人。

国民阵线与国统党基于马来人大团结的前提,在1966年摒弃成见,合并为“土著党”,且在1973年,和原本也是脱胎自国统党的“保守党”合并,组成土著保守统一党,并一直成为砂劳越州政府的中流砥柱。

>>砂国民党 成首届砂劳越州政府龙头

谈到保守党,它是在1962年八月间,由拉让江伊班族群领袖本固鲁马山、朋加拉万阳、本固鲁忠迪和佐纳登万高等人所创,后来国统党内的副主席天猛公朱加,率领党内的伊班籍党员跳槽加盟,主要的支持力量来自第三省的伊班人。

按各党的成立顺序,创党于1961年四月的“砂劳越国民党”,可算是州内的第三个注册政党,虽然它也标志着要跑多元种族路线,但势力主要扎根于第二省(成邦江、斯里阿曼)的伊班族群,创党元老包括了拿督史帝芬加隆宁甘、爱德华何威、里奥尼波迪曼等伊班籍知识份子,但在大马成立,成为首届砂劳越州政府龙头后,亦吸引了不少华裔人士入党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从成立到解散,砂华公会(1962—1974)虽有12载的光景,但由于它一直都扮演着帮政府政策背书的角色,在很多议题上,经常都站在广大人民的对立面,所以尽管标榜着代表华族,却不能广获华社的普遍支持,因而似乎很少人在乎它的存亡,以致在解散后,更罕有人再提起它的名字。

实际上砂华公会(全名砂劳越华人公会),是英殖民地政府在无法掌控人联党的政治路向后,刻意扶植一批亲英华裔商人或知识份子所成立的种族性政党,为的是要藉由它在政治舞台上,配合执政者的要求演出,以粉饰各族都有代表支持其政策的目的。

砂华公会的成立背景,可回溯到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,当时刚成立的人联党,在华人社会特别是工、农阶层,与受华文教育知识份子社群里广受支持,然而因为她喊出反殖、反帝,和争取独立的激进政治诉求,更引来英殖民地政府的戒心,于是便不断拉拢当时的一些亲英华商,和受英文教育的华裔知识份子,鼓励他们成立右翼政党。

当已故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在1961年提出“马来西亚计划”,建议马来半岛、新加坡、砂劳越、汶莱和沙巴合组大马时,人联党便率先提出反对,认为应先让砂劳越取得独立的地位,再由民选的政府与其他四邦领导人,平等公平的讨论合并的可能性。

人联党随即还发动了一连串激烈的“反大马”抗争,相反的在土著社会,和土著政党诸如“国统党”与“国民党”等,对“大马计划”却持着乐见其成的态度,殖民地政府为了落实马来西亚计划,策动上述五邦的政党代表,组成所谓的“马来西亚团结咨询委员会”,且在1961年杪首次于古晋举行,马华公会的代表翁毓麟、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李光耀、沙巴的敦法都出席了此次大会,而人联党也应邀派代表成为委员会的成员。

然而由于对大马计划的立场不同,人联党在过后不久便退出了团结咨询委员会,一批本来就与殖民地政府关系密切的华裔富商,便逮着了这个砂劳越支持大马概念的华人,在委员会中没有代表的藉口,于殖民地政府的扶持下,在1962年7月1日成立砂华公会,摆明是要效仿马华公会在西马合组联盟政府的模式,联合砂劳越的国统党、国民党和保守党等,组织砂劳越本身的联盟阵线。

领袖多为资本家
被惯称“头家党”

这个由福建及潮州属财团富商所领导的华基政党,开宗明义是要提供华族一个不同于人联党政治路线的政党选择,让那些不崇尚左派思想的华族公众,能透过参与和支持这个右翼政党,让华人能在未来的多元种族政府中拥有一定的代表。

建党之初,砂华公会的领导层要职,主要是由古晋一部分潮州和福建属巨商,或受过高等英文教育的人士所担任,但在创党不久,诗巫的福州财团富豪便后来居上,把持了党的领导权。

正因为砂华公会的领袖,大都是腰缠万贯的资本家,缺乏政治信仰和理想,从政后充其量仅能勉强的称上“业余政客”,况且这些大多接受英文教育的华商,在殖民地体制下如鱼得水,是既得利益阶层的成员,就连他们领导的砂华公会,也被惯称为“头家党”,没有草根基层的支持力量,即使在高峰期,党员顶多也维持在两、三千员之间,对华社没有太大的影响力,六十年代中叶以后,鉴于在教育、经济与政治等课题的立场,和广大华社的摩擦尖锐化,很多砂华的党员甚至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党员身份。

1970年的州选举后,人联党与土著党和保守党组成联合政府,砂华公会失去了代表华人的正当性,部分领袖跳槽人联或国民党,并在1974年正式宣布解散,从此就很少人再会想起这个曾是联盟政府最忠实伙伴的华基政党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人联党重创中奋起应战

就在人联遭遇连串重伤,声势滑落到谷底时,英殖民地政府按照其既定的时间表,决定在1963年4月至6月底举行“三层制选举”,由于这次选举的结果,获胜的一方将组织砂劳越加入大马而获得独立后的首任民选政府,所以各党都摩拳擦掌的准备逐鹿中原,人联亦在经过内部激烈的辩论后,决定奋起应战。

依据英殖民地政府的规划,这次的三层制选举,将选出全砂24个县议会与市议会总共429名县市议员,再由各地的县、市议会,推选代表出任所在省份的省咨询会议员,全砂五省的省咨询议会,将按规定共选出36名立法议员,而那个政党能在立法议会中拥有过半的议席,便可与官委的辅政司、律政司和财政司组成砂劳越的首届民选政府。

选战的号角响起后,刚遭逢巨变的人联党,以哀兵姿态上阵,赢得了华裔选民的同情与支持,因此虽然面对国民党、国家统一党、国民阵线、保守党和砂华公会五党组成的联盟集团,孤军作战的人联可谓是愈战愈勇,几乎以狂风扫落叶之势,横扫了所有华人选民居多的议席,摘下了古晋、诗巫和美里市议会的控制权。

当选举在6月23日揭盅后,人联在全州的所有县市议会中,赢得了115席,联盟则获得138席,选举出现了微妙的结果,联盟赢得了第2、4、5省咨询议会的控制权,而原本也是联盟成员的国统党,因在议席分配上与国民党起争执,转而与人联合作,故此两党成功的控制了第一省咨询议会,各获分5个立法议会议席。

从当时的选举看来,人联和国统党的组合,仅要能在第三省咨询议会中脱颖而出,便可合组首届州政府,而很巧的是在陆续揭晓的诗巫省各县议会选举结果,人联与联盟几乎保持着平分秋色的胶凝局面,最后要由民那丹(民丹莪)县议会来决定胜负。

一席之差
人联无缘筹组首届州政府

更有趣的是,民丹莪县议会选举的结果,人联与联盟又各赢得7席,另一席则由伊班籍的独立人士金巴获得,他决定投向那个阵营,孰方就占上风,并获取此议会所拥有的三张立法议会议席,也最终决定谁的阵营可组阁,所以此君成了双方拉拢的天之骄子,结果还是联盟的砂华公会技高一筹,抢先把金巴请到吉隆坡旅游,回来后他果然就靠拢向联盟,使人联以一席之差,和筹组首届州政府的机会擦肩而过。

然而在这次的选举中,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华人支持人联党,以致行将成立的联盟州政府缺乏华人的代表性,英殖民地政府因此献议人联和联盟组织联合政府,并由人联党主席王其辉出任首席部长。

此建议当时确实让党内部分高层领袖感兴趣,但中层领袖和干部却群起反对,他们认为宁可扮演积极的反对党角色,也不愿成为联合政府中当家不当权的伙伴,所以在经过辩论后否决了此献意,人联遂成了独立后,州内最强大的反对党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其实独立初期,砂劳越不仅保安局势不靖,联盟内阁也因成员党间的恶斗,使政局摇摆不安,尤其是1965年的“土地法案”,更引爆了一场宪制危机。

事缘在1965年5月,首席部长拿督宁甘向立法议会提呈一项法案,准备开放土著地?,而当时联盟内部的国民阵线与国民党,早因为权力斗争而不咬弦,经常都针锋相对,国民党拿督宁甘所提的土地法案,遂成了双方另一次交锋的导火线。

国民阵线暗地里串联了保守党和国统党,准备藉土地法案和国民党大干一场,拟靠集体退出联盟的手段制造宪制危机,迫使拿督宁甘倒台,然而可能宁甘预知了对手的策略,临时撤回了法案,使对方的计划胎死腹中,保守党主席天猛公朱加,马上表态收回退出联盟的函件。

获得保守党的重新支持,宁甘以为胜卷在握,便在同年的5月16日宣布接受国民阵线退出联盟的申请,革除了该党在州内阁中的两位部长,即交通工程部长拿督阿都泰益玛目(即现任砂劳越州首席部长),和州务部长阿旺比喜的职务。

此决定顿时掀起轩然大波,联邦中央也出手干预,召集砂联盟领袖在5月24日于吉隆坡开会,但却被拿督宁甘所拒绝,6月3日国民阵线派代表会见宁甘,表达要撤回退出联盟的信件,还按要求重新申请加入联盟,于是宁甘重新让稍早前被他革除的两个部长入阁,一场风波表面上平息了下来,孰料更大的一波冲击接踵而来。

从1966年开始,除了砂华公会和国民党本身外,砂联盟的国民阵线、国统党和保守党,便不断就宁甘的政策作出抨击,为此在同年6月12日,宁甘突然以拿督泰益玛目为首的“篡权集团”密谋推翻他,所以决定再度革去泰益玛目的内阁部长职务。

岂料国民阵线和保守党的内阁部长,在翌日就集体辞职,接着全飞赴吉隆坡,6月14日首相东姑宣布他与砂劳越州长商议后,敦哈志奥本同意撤消宁甘的首席部长职务。

宁甘不服州长的裁决,聘用女皇御用律师兴讼,获得法庭宣判胜诉,随即要求州长解散立法议会,以便重新举行州选举,但却遭拒绝,不久后,州长府外出现了200多位要求宁甘下台的示威民众,联邦遂于1966年的9月19日宣布砂劳越进入紧急状态,更于国会通过法案,授权砂劳越州长革除未获得大多数议员支持的首席部长职务。

宁甘被迫下台

1966年9月22日,州长敦哈志奥本召开立法议会,计有25名州议员对当时的首席部长拿督宁甘投不信任票,3名官委议员弃权,而宁甘阵营的6名议员缺席抗议,人联党的议员也中途退席以表抗议,宁甘就此下台,国民党和人联党一样成了反对党,至于原来支持宁甘的砂华公会,转而向联邦支持的新任首席部长拿督达威斯里表示效忠。

大马成立前夕,人联党便遭受到英殖民地政府的强力打压,很多被指是亲共的领袖被捕,多个城镇的支分部遭关闭,过去活跃的党员干部,不是被捕便是流入地下,党机器几乎被摧毁到濒临瘫痪之状态,然而在独立初期,人联党于挣扎求存的同时,依旧勇往直前的扮演着反对党监督施政的角色,还要不时参与或领导捍卫民族教育的社会运动,甚至兼顾到六哩政治犯集中营数千党员群众的福利,以及尽力协助他们的家属等等。

也许就因为在众多议题上,当年的人联党表现出了和人民站在同一立场的决心,和敢于承担与抗争的政治道德勇气,所以虽然一再被抹红或诬蔑,但却深获各阶层华裔民众的同情和支持,并在1970年的直接选举中,赢得了48个州议席中的12个。

鉴于此次选举的结果,没有任何一个阵营赢取可独自执政的过半议席,各党在经过频密的交叉谈判后,人联党终于与土著党、保守党组织了联合政府,开始带领华族支持者迈向执政,分享政权之途。

人联党在成了联合政府一员后,确实有助于分阶段解决了砂劳越多年来的一些问题,包括了陆续释放六哩拘留营的政治犯,放宽最终废除晋连路三座新村的管制,而联合政府最大的成就,便是当时的首席部长拿督阿都拉曼耶谷,在1973年10月21日,与砂共领袖黄纪作等签署了“和平谅解备忘录”,造成585名砂共游击队队员放下武器步出森林,让动荡的保安局势重现和平的曙光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0 意見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